来源:参考消息
《日本经济新闻》6月23日刊登该报评论员村山惠一撰写的题为《3D打印有三大潜力》的文章,内容如下:
美国科技杂志《连线》前主编克里斯·安德森的《创客》一书出版,宣称“3D打印机革命将要发生”,引发强烈反响。如今,已过去10年。期待先行的反作用也显现,认为3D“只能用于试制”“只能当成个人爱好”等的消极声音高涨,台面上的讨论在日本迅速降温。
但是,在此期间,由于技术进步,经济和社会条件变化,(3D)其重要性变得更加明显。如果日本行动依然迟滞,则会错失各种机会。笔者认为,3D打印具有三个潜力。
供应链的重构
首先是供应链的重新构建。在新冠疫情蔓延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背景下,世界各处供应链被切断,许多企业陷入混乱。越来越多的人认为,作为确保零件的手段,3D打印是一个有力选项。
考虑到抑制通货膨胀需要有强大的供应链,各国政府将支持进行与3D打印相关的设备投资和技能培训的企业。
据美国3D打印新兴企业Markforged介绍,德国一家汽车制造商利用3D打印零件维持汽车生产,走出了困境。
长冈技术科学大学教授中山忠亲表示:“增加采购来源国会导致成本上涨,这就要求采取完全不同的途径,3D打印将成为关键。”
有一种叫“固态继电器”的电子零件。必要的塑料配件供应停滞,陷入产品短缺状态。“首先3D打印出临时配件,制成固态继电器后出货。之后,等到正规配件入手,进行整个固态继电器的换货。”中山认为,这种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。
改变工厂面貌
3D打印值得关注的第二点是工厂的革新。5月,德国宝马集团宣布,为3D打印汽车零部件成功创建全自动生产线。3D打印并非万能,须与传统生产方法共存。不过,采用与人工智能(AI)和传感技术具有较高亲和性的3D打印,是大胆重新审视总体生产工程的突破口。这可以说是给诸多制造业带来启示的事例。
不是将多个构成配件聚集起来合为一体,而是3D打印可以一次性制成具有目标形状的零件。如果手头有一台打印机,则无需过度依赖外部采购,从而得以减少会排放温室气体的物流。此外,它还有利于保护工厂工人的权利。
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经理赤路阳太表示:“制造业能一直采用人海战术吗?先进的公司正在考虑自动化,以消除(作为繁重劳动的)大量组装作业。3D打印机很有用。”保护工人的意识在欧洲较为强烈,我们不妨认为,这种浪潮迟早会波及全世界。
ESG(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)管理需求给3D打印带来光明,逐渐改变工厂的面貌。
激发更多创新
3D打印蕴含的第三大潜力是人类创造力的开放。MarkForged首席执行官沙伊·泰雷姆指出,可被称为“3D打印机土著”的新一代(人)逐渐崛起。
一个例子是百事公司旗下以薯片闻名的弗里托-莱公司。该公司生产线使用的模具曾经是从外部订货并通过切割加工而成,但现已改为在公司内部3D打印。制造所需时间由两周缩短至一天,成本从550美元下降到12美元。
方案提议者是一位熟悉3D打印的年轻工程师。百事公司已决定在30多家工厂配备3D打印机。不受先例约束的制造理念发挥作用。
太空产业是3D打印机企业开展技术竞争的主战场之一。生产火箭用品等,制造出具有前所未有的形状的零件,这是一种智慧较量。未来,“正因为是3D打印才能做出来的东西”的市场会出现,创作者充分发挥感性和审美优势的时代会到来。
不可否认,日本比欧美起步稍晚,但仔细观察会发现,新芽正在萌出。
核心生产技术
笔者参观位于长野县盐尻市的精工爱普生公司厂地,发现公司谋求于2023年实现商业化的3D打印机正在试运行。可以使用用于注塑成型等的常规材料,目标是生产汽车和办公设备等最终产品的零件。笔者近日获悉,丰田汽车公司引进了惠普公司的打印机,以期在最终产品方面进行有效利用。
在长冈技术科学大学,“AM(增材制造)人才”的培养已经开始。校园实验室里除3D打印机外,还有扫描仪和机器人等。“希望培养能够掌握从设计到制造以及质量保证等各种技术的人才。”中山认为,这是左右日本制造业能否生存下去的尝试。
3D打印虽然还处于发展过程中,但必须将其定位为数字化生产一线的核心技术。如果认为坚持“这是一项无法用于正式商务的(市场)间隙技术”,而疏于进行准备工作,将来肯定会后悔。
|